【湖北苏商】商会轮值会长应邀参加润邦茶业20周年庆典
3月23日至24日,商会轮值会长吴建华、吕勇,轮值理事许琴应邀赴恩施参加苏商企业润邦茶业20周年庆典,并参加2025年恩施玉露茶商大会暨蒸青茶传承保护工作大会。大会由中共恩施市委、恩施市人民政府主办,围绕“千年蒸青韵 恩施玉露香”主题,汇聚恩施州政府、行业专家、企业代表及茶商,共同探讨恩施玉露及蒸青茶产业的发展机遇。
3月24日上午,大会在润邦茶业厂区广场举行。恩施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郭玉锋致欢迎辞,恩施市副市长易发斌现场推介“恩施玉露”,恩施州副州长许强宣布大会开幕。期间,由润邦茶业投资2000万建设的全国首家恩施玉露博物馆正式揭幕开馆。馆内收藏了2000余件茶相关藏品,实景还原了“万里茶道”景观,呈现了从唐、宋逐步演变至今的饮茶方式,全面展示中国蒸青绿茶及恩施玉露的发展史,这是润邦茶业为恩施玉露产业发展作出的倾力贡献。
20年前,来自江苏常州的企业家张文旗,踏上恩施的土地,被濒临失传的恩施玉露吸引。20年后,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成为恩施玉露产业的领军企业,千年蒸青重焕生机,更推动恩施茶产业,走向全国、迈向世界。
恩施玉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,至今已有千年历史,其蒸青工艺源自于唐朝。绿茶经过水蒸气的“洗礼”,会散发出恩施玉露独有的“海苔香”。蒸青对制作火候、时长、手法的要求极高,每个步骤都需精准掌握,不能有半点差池。然而,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一度濒临失传。初到恩施,张文旗便意识到,恩施玉露的衰落不仅源于市场萎缩,更在于生产方式的落后。“上世纪80年代以来,各地普遍采用机械制茶,而恩施玉露仍坚持手工制作,生产效率低,导致许多厂家停产。”张文旗说。
为重振恩施玉露,张文旗遍访民间,寻找掌握古法制茶技艺的老匠人,复原传统蒸青工艺。张文旗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(恩施玉露制作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杨胜伟携手恢复传统制茶技艺,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。2007年,“恩施玉露新工艺、新技术研究”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,这标志着恩施玉露这一历史名茶正式迈入工业化时代。
如今,润邦茶业已建成国内领先的富硒茶生产线,年产能超千吨,带动恩施州数百家茶企共同发展,形成“恩施玉露”区域公用品牌,品牌价值突破33亿元。从深山茶园到国际舞台,润邦让恩施玉露成为湖北茶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。
2008年,恩施玉露获评“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”,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。2018年,恩施玉露作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亮相世界,一举跻身中国高端绿茶行列。2022年,“恩施玉露制作技艺”作为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成为世界茶文化的重要代表。2023年,恩施州在武汉举办“致敬江城·感恩奋进”东湖茶叙五周年暨恩施硒茶全球推广仪式,恩施玉露作为恩施硒茶的核心代表,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。如今,恩施玉露不仅畅销全国,更远销欧美、日韩等国际市场,成为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的重要载体。